氧化鋁粉末松裝密度測定儀,氧化鋁粉末自然堆積密度測定儀,氧化鋁堆積密度儀,氧化鋁粉末安息角測定儀氧化鋁粉末流動性測定儀,氧化鋁松裝密度測定儀
一、依據符合GB/T6609.25-2004《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松裝密度的測定》技術規范。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25部分松裝密度的測定
氧化鋁松裝密度測定儀技術參數:
1.漏斗:口內徑100mm,錐度60o,出料口內經6mm。
2. 量筒:約200ml,內徑與內高之比1:6,底座外徑70mm
3. ;材質:不銹鋼材質
安息角測定儀
按照國家標準GB/T6609.24-2004《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:安息角的測定》設計制造。用于測定自然流動狀態下粉體的安息角。 滿足 GBT16913-2008粉塵物理試驗方法和 GB/T18702-2002煤炭安息角測定方法
不銹鋼漏斗:上內徑74mm、下料口內徑6mm
5、儀器的安裝、調試及使用方法
5.1確認準備安放本儀器的實驗臺處于水平狀態,可用儀器所帶附件水平儀測試安放位置。
5.2 按照GB/T 6609.25-2004《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松裝密度的測定》中組裝圖及技術規范,進行儀器的安裝。
5.3 儀器的安裝
5.3.1用活口扳手將不銹鋼立桿固定在不銹鋼底盤上。
5.3.2將儀器底盤長的方向與通風柜臺面邊沿垂直,正對操作者,距邊沿距離以方便操作者操作為準。用水平儀測試底盤是否水平,底盤下三底腳上下可調節高度,并緊固。
5.3.3將寶蓋形量規蓋在不銹鋼量筒頂,一起放置在儀器底盤上,使量筒底座與底盤上的環溝同心。
5.3.4將不銹鋼環形漏斗架套在立桿上,同時,把不銹鋼漏斗放在環形架上,并擺正位置。上下左右調節環形架,使漏斗下端出料口與寶蓋形量規頂頭正好接觸并同心,緊固環形架。
5.4量筒容積的標定
5.4.1保持實驗室溫度恒定,儀器及實驗用水在實驗室放置足夠時間,達到溫度平衡。
5.4.2用脫脂棉擦拭量筒及毛玻璃片,確保干燥且內外潔凈,稱其質量,至0.1克。
5.4.3量筒放置在儀器底盤上。將實驗用水小心的注入量筒中,至液面接近量筒上沿時,蓋上毛玻璃片,并留下約10毫米縫隙。
5.4.4用滴管逐滴加入實驗用水,至液面與毛玻璃片接觸,趕凈液面上氣泡。滑動毛玻璃片,使之完全覆蓋量筒口,用脫脂棉快速擦凈量筒上壁及毛玻璃片下面的附著水。
5.4.5稱量盛有實驗用水及毛玻璃盤的量筒總質量,至0.1克。
5.4.6前后稱取的質量之差,即為與量筒同容積實驗用水的質量,除以該溫度對應實驗用水的密度,即為量筒的容積。
5.5下料流量的控制
實驗測定中要求下料流量20g/min-60g/min,應控制在40/min左右。用手工控制流量較困難,使用本儀器可通過調節不銹鋼漏斗下料量來實現。
5.5.1將直徑5mm的不銹鋼蝴蝶調速螺絲,固定在不銹鋼漏斗下端出料口外壁上。旋轉到底后,回旋蝴蝶翅至第一次垂直或平行儀器底盤,為第一次標定流量位置。
5.5.2以粒徑、干燥程度等物理性質居中的物料作為實驗樣品。稱取試樣100克為試料,下料流量控制在40/min時,流漏時間應為2.5min。
5.5.3在漏斗上方約40mm處,將試料均勻、連續的倒入漏斗中,使漏斗下部保持存量,而不至于漏空。全部漏完后,記下流漏時間。
5.5.4繼續回旋蝴蝶翅90度,至第二次垂直或平行儀器底盤,為第二次標定流量位置,測定相應流漏時間。依次類推,測定出蝴蝶翅在不同位置的試料流漏時間。
5.5.5選定試料流漏時間接近2.5min時蝴蝶翅位置,再按照該位置及相鄰位置流漏時間與2.5min的差值情況,對該位置按比例進行微調,確定為控制不銹鋼漏斗下料量位置。
5.6接料盤使用方法
使用接料盤,可以避免試料從量筒溢出后灑在儀器底盤和實驗臺上。
5.6.1將接料盤套在量筒上端,試料從漏斗流入量筒,當流滿量筒并在頂部形成錐體后,多于試料溢出,流入接料盤,停止加試料。
5.6.2 用平直的鋼尺,沿量筒上邊沿輕輕的一次刮去筒頂堆積的試料。
5.6.3 用鋼尺輕輕敲擊量筒上端,使量筒內試料壓實,刮平面下降。
5.6.4用扁刷軟毛將接料盤內沿上殘存的試料掃入接料盤,然后將接料盤從量筒上端取下,用脫脂棉擦凈量筒外壁沾附的試料,然后稱量,用于計算松裝密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