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61鍛打鋁管6061熱鍛鋁管廠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朝現代化、高速化方向發展,交通運輸工具
的輕量化要求日趨強烈,以鋁代鋼的呼聲越來越高,特別是輕量化程
度要求高的飛機、航天器、鐵道車輛、地下鐵道、高速列車、貨運
車、汽車、艦艇、船舶、火炮、坦克以及機械設備等重要受力部件和
結構件,近幾年來大量使用鋁及鋁合金鍛件和模鍛件以替代原來的鋼
結構件,如飛機結構件幾乎全部采用鋁合金模鍛件。汽車(特別是重
型汽車和大中型客車)輪轂、保險杠、底座大梁,坦克的負重輪,炮
臺機架,直升機的動環和不動環,火車的汽缸和活塞裙,木工機械機
身,紡織機械的機座、軌道和絞線盤等都已應用鋁合金模鍛件來制
造。而且,正在呈大幅度增長趨勢,甚至某些鋁合金鑄件也開始采用
鋁合金模鍛件來代替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目前,上大型鍛壓液壓機為數不多,中國更是無幾,隨
著國防工業的現代化和民用工業特別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,鋁合金模
鍛件的品種和產量不僅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,國際市場也有很大
缺口。因此,我國抓緊建設兒條大、中型鋁合金鍛壓生產線是十分必
要的,這對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1.1.2 鋁合金鍛壓件的特性及應用領域
1.1.2.1.鋁合金鍛壓件的特性
(1)密度小,鋁合金的密度只有鋼鍛件的34%,銅鍛件的30%,
是輕量化的理想材料;
F(2)比強度大、比剛度大、比彈性模量大、疲勞強度高,宜用于
輕量化要求高的關鍵受力部件,其綜合性能遠遠高于其他材料;
(3)內部組織細密、均勻、無缺陷,其可靠性遠遠高于鋁合金鑄
件和壓鑄件,也高于其他材料鑄件;
(4)鋁合金的塑性好,可加工成各種形狀復雜的鍛件機
械加工余量小,僅為鋁合金拉伸厚板加工余量的20%左右,大大節省
工時和成本,
(5)鋁鍛件具有良好的耐蝕性、導熱性和非磁性,這是鋼鍛件無
法比擬的:
(6)表面光潔、美觀,表面處理性能良好,美觀。
可見,鋁鍛件具有一系列優良特征為鋁鍛件代替鋼銅鎂、
木材和塑料提供了良好條件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122鋁合金壓件的應用領域
近幾年來,由于鋁材成本下降、性能提高、品種規格擴大,其應用領域
越來越大。主要用于航空航天,交通運輸、汽車、船舶、能源動力
電子通訊、石油化工、冶金礦山、機械電器等領域。主要鍛造
特性及用途見表1-1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表1-1鍛造鋁合金的特性及用途
1.2.1 鍛壓生產的發展歷史
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末期,已開始以錘擊天然紅銅來制造裝飾品
小的用品。中國在公元前2000 多年已應用冷鍛工藝制造工具。商代
期用隕鐵制造武器,采用了加熱鍛造工藝。春秋后期出現的塊煉素
鐵,就是經過反復加熱鍛造以擠出氧化物夾雜并成形的。
初,人們靠搶錘進行鍛造,后來出現通過人拉繩索和滑車來提
起重錘再自由落下的方法鍛打還料,14 世紀以后出現了畜力和水力落
錘鍛造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1842 年,英國的史密斯制成第一臺蒸汽錘,使鍛造進入應用動力
的時代。以后陸續出現鍛造水壓機、電機驅動的夾板錘、空氣鍛錘
和機械壓力機,夾板錘早應用于美國內戰(1861~1865年)期間,
用以摸鍛武器的零件,隨后在歐洲出現了蒸汽模鍛錘,模鍛工藝逐漸
推廣。到19世紀末已形成近代鍛壓機械的基本體系。
進入20世紀初期,隨著汽車工業和其他制造業的飛速發展,熱模
鍛訊速發展,成為鍛造的主要工藝。20 世紀中期,熱模鍛壓力機,平鍛
機和無磚鍛錘逐漸取代了普通鍛錘,提高了生產率,減小了震動和噪音
。隨著鍛還無氧化加熱技術、和高壽命模具、熱擠壓,成形軋制
制等新鍛造工藝和鍛造操作機、機械手以及自動鍛造生產線的發展鍛造生產的
造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果不斷提高。由于鋁工業和航空
西興起與發展,20世紀中期鋁及鋁合金自由鍛造和模鍛得
展,
冷鍛出現先于熱鍛。早期的紅銅、金、銀薄片和硬幣都是冷鍛
冷鍛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到20 世紀方得到推廣,冷墩,冷擠壓、
徑向鍛造,擺動碾壓等相繼發展,逐漸形成能生產不需切削加工的精
密制件的鍛造工藝。
聊城市鑫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定制鍛打鋁管生產范圍直徑200-700
中國的鍛造也有著悠久的歷史,中國古代鍛造分為冷鍛和熱鍛兩
種。早在元前2000多年的齊家文化時期,冷鍛工藝已應用于制造工具。
1978年以前在甘肅武威皇娘娘臺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銅器如刀鑿錐
和一些飾物均經過冷鍛,錘擊痕跡非常明顯。在秦魏家出土的青銅錐
也是經過冷鍛的。1953年和20世紀70年代在河南安陽段出土
西殿代冷錘打的金箔碎片厚僅0.01mm,厚度差不超過士0.001
到北宋時期,文獻中已有冷鍛鐵鎧甲的記載。明代宋應星
開物》有冷鍛鋸條的記載,用”熟鐵鍛成薄片,不鋼,亦不
繞后,頻加冷錘堅性,用銼開齒”。熱鍛工藝早發現在商
公元前14 世紀),用隕鐵制造武器,采用了加熱鍛造工藝。
現了“塊煉”熟鐵的技術,將熟鐵經過反復加熱鍛造以擠
雜并成形。1954~1957年在西安半坡戰國墓中出土一件鐵
愛制方法是將熟鐵還料先加熱鍛成薄片,折合后再鍛造成形。
當時是兵器大都采用熱鍛工藝。戰國后期的塊煉滲碳鋼也經過反
錄碳分布均勻。01965 年河北易縣出土的戰國后期鋼劍(全長1004毫米
,鋼部長985mm)采用海綿鐵先鍛成薄片,滲碳后疊在一